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本院要闻 > 正文
本院要闻

民勤县检察院数字赋能行政检察监督参与社会共治

时间:2025-08-15 来源:  作者:张有贵 点击数:

民勤县检察院坚持“数字赋能监督、监督促进治理”的检察监督理念,把数字检察作为工作创新发展的“新引擎”,让信息数据“活起来”,把监管漏洞“补起来”,引导行政检察监督精准发力,提升法律监督的社会治理效能。

转变数字理念,创新监督方式。按照最高检“业务主导、数据整合、技术支撑、重在应用”的数字检察工作导向,立足甘肃省人民检察院《推广运用行政检察数字监督模型实施方案》的通知要求,践行“数据赋能监督,监督促进治理”理念,本着以“小切口、大数据、深治理”的监督原则,推进干警优化工作理念、明确工作定位,厘清工作思路、把准发力锚点,助推数字检察工作落地见效。

强化数据收集,凝聚监督合力。对内,各业务条线进行横向数据交换共享,深挖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办案数据,获取有价值的案件信息。对外,积极与公安、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、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沟通协调,不断在对外数据的搜集、转化、应用上下功夫,主动建立协同办案机制,进行数据共享,打破数据壁垒,向有关部门调取数据2万余条,形成办案合力,推动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数据互联互通,协同推进。

深化数据治理,做实模型应用。积极学习、应用最高检、省市院推广的法律监督模型,根据业务需要,对推广应用的人民陪审员不当参与案件审理、行政诉讼原告不当承担案件受理费、药店执业药师人证分离等6个大数据监督模型,强化保障、沟通协调、高位推进、有序开展,加大数据收集进行应用,发现案件线索23件,制发检察建议6份,提高了监督办案的质量和效率。

深挖类案线索,助推社会治理。积极探索“以个案为突破点,以模型为牵引线,以监督为融合面,以治理为综合体”的数字检察模式,以具体案件办理为切口,通过运用交通领域从业准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筛查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应注销而未注销线索1112条,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监督纠正的类案检察建议,建议其开展专项整治、组织专班清理、建立通报机制,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,实现“办理一案,治理一片”的良好效果。

关闭

智能悬浮区